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历史上有很多关于诚信的典故。
一、晏殊的诚信
晏殊是北宋词人,素以诚恳著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让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局晏殊发现考试是他十天前刚练习过的,便如实向皇帝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恳质量,赐给他“同进士出身”。
二、宋濂的守信
宋濂小时候喜欢读书,但家里很穷,没钱买书。他只好向人家借书,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期限,按时还书,从不违约。大众都非常乐意把书借给他。这就是他的守信让他赢得了大众的信赖和支持。
三、商鞅立木为信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在都城南门外立了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最终有人成功搬走了木头,商鞅如约支付了赏金,从而赢得了大众的信赖。
四、曾子杀猪教子
曾子是古代的一位名人,有一天他的妻子哄骗孩子说在妈妈集市回来后杀猪给儿子吃。曾子得知后真的将猪杀了。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孩子要讲信用,答应别人的事务一定要做到。这也是一种诚信的体现。
五、尾生抱柱的故事也非常具有代表性关于诚信的故事除了以上提到的这些历史典故外,还有诚信的小故事和大信用的历史人物事迹等等历史中有关诚信的名人典故非常丰富除了上面提到的还有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周幽王为了博取褒姒一笑而失信于天下导致周朝衰败的故事等这些故事都体现了诚信的重要性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一直是我们应该秉持的价格观其中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