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哪些资源比较丰裕 中国什么资源丰富? 中国的哪些资源比较稀缺
中国作为全球天然资源最为丰富的民族其中一个,其资源种类多样且总量庞大,但受人口基数影响,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较低。下面内容是主要资源类别的概况:
一、矿产资源
-
种类与储量优势
- 金属矿产:钨、锑、稀土、钼、钒、钛等储量居全球首位。其中稀土储量占全球80%以上,钨矿占全球总储量的3倍。铅、锌、铜等有色金属储量也居全球前列。
- 非金属矿产:菱镁矿、石墨、芒硝、重晶石等储量全球第一。磷矿、硫铁矿等化工原料储量丰富,但高品位矿较少。
-
分布特点
- 煤炭集中在山西、内蒙古和新疆,占全国储量的80%以上;
- 铁矿主要分布于辽宁、冀东和川西;
- 铜矿以江西、西藏、云南为主;
- 石油和天然气集中于西北(新疆、陕西)和东北(黑龙江、辽宁)。
二、能源资源
-
传统能源
- 煤炭:探明储量超1万亿吨,居全球前列。山西、内蒙古是主要产区。
- 石油与天然气:已探明石油储量约200亿吨,天然气储量近2万亿立方米,西北地区和渤海湾是核心产区。
- 水能:学说蕴藏量6.8亿千瓦,居全球首位,70%集中于西南地区(长江、雅鲁藏布江流域)[]。
-
新能源潜力
- 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西北干旱区和沿海地区开发潜力巨大。
三、水资源
-
总量与分布
- 年均水资源总量约2.8万亿立方米,居全球第六,但人均仅全球平均的1/4。
- 南方占全国水资源的80%,北方仅占20%,而耕地却集中在北方,加剧水土资源失衡[]。
-
水能开发
- 长江、黄河上游及雅鲁藏布江是主要水电站集中区,三峡水电站为全球最大水电站其中一个[]。
四、土地资源
-
总量与结构
- 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草原占37.4%,耕地仅10.4%,林地占12.7%[2][3]。
- 山地、高原占国土面积的69%,平原和盆地较少[2][3]。
-
分布难题
- 耕地集中于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而西北、西南耕地稀缺[2];
- 后备耕地资源不足,仅约3300万公顷宜农荒地待开发[3]。
五、生物资源
-
植物多样性
- 种子植物达2.45万种,居全球第三,包括水杉、银杏等“活化石”物种。
- 经济植物丰富,药用植物超4000种,纤维和油脂植物各500余种。
-
动物资源
- 陆栖脊椎动物约2070种,鸟类1170余种,特有物种如大熊猫、金丝猴等。
- 淡水鱼类2400余种,长江中下游是主要水产区。
六、森林资源
-
总量与分布
- 森林面积1.33亿公顷,东北(大兴安岭、长白山)和西南(云南、西藏)是主要林区[2]。
- 森林覆盖率12.98%,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但人工林面积居全球首位。
-
特色林区
-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拥有5000多种植物,被称为“植物王国”;
- 东北林区以红松、落叶松为主,西南林区多珍稀树种(如柚木、紫檀)[2]。
中国资源呈现“总量大、种类全、分布不均”的特点。矿产资源和水能资源的全球优势显著,但耕地、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低,且区域调配压力大。未来需通过技术创新(如稀土深加工)和跨区域工程(如南水北调)提升资源利用效率[][3]。